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计3836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锻炼式储备走向基层,20914名高校毕业生在储备期满后实现了稳定就业……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是内
蒙古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所结下的累累硕果。
自2003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建立和实施了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未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新型人才储备制度
。通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内蒙古人才储备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实现了用人制度由先选人后培养向先培养后选人转变,实现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有机
结合,被誉为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人才储备三种途径——
政府指导政策引导市场主导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赵世亮介绍:“在实施人才储备制度中,我们通过政府指导,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通过政策引导,人才
配置的科学导向进一步明确;通过市场主导,人才配置的供需矛盾得到进一步解决。”
当人才储备的思路提出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政府指导作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面向中小企业
和非公有制企业选拔储备高校毕业生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2003年以来,各地陆续成立了以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人才
储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方案,出台政策,划拨经费,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在政策引导方面,自治区加大力度,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把各类企业和基层一线作为人才储备的重点领域”,同时
规定,“储备人才要坚持严把进口、为用而储、储用结合,储备期一般为两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这些政策规定,极大地推动了人才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地在人才储备中十分重视市场作用的发挥,通过举办人才交流大会、组织人才派遣等渠道,为基层、企业输送人才。宁城县建立人才储备服务中心,专门
负责储备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储备人才建立清晰具体的档案,实行人事代理。
人才储备三种形式——
锻炼式储备培养式储备智囊式储备
在日前的采访中,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顺对记者说道:“我们探索建立的新型人才储备制度,根本原则是为用而储、储用结合、动态
管理,其核心是“储”、“留”、“用”、“育”。经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人才储备制度形成了锻炼式储备、培养式储备和智囊式储备三种形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道,锻炼式储备,就是选拔优秀的毕业生到基层和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见习、挂职、锻炼。
内蒙古各地通过大学生驻村、“三支一扶”、到企业生产一线见习、挂职等形式使大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为基层一线储备了宝贵的人才。截至
2009年底,共计3836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锻炼式储备走向了基层。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实施了毕业生驻村工作,公开选聘出50名技术过硬、文化素质高的毕业生驻村
锻炼。通辽市研究制定了企业储备人才管理办法,在资金投入、科研立项、生活待遇等方面向企业储备人才倾斜,形成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干事、创业
的氛围。
培养式储备是指对基层、企业和科研一线实现稳定就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
近年来,各地通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等多种渠道积极帮助锻炼期满的优秀储备人才实现稳定就业,为今后发展培养高层
次后备人才。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20914名高校毕业生在储备期满后实现了稳定就业,并逐步成为用人单位骨干。巴彦淖尔市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密切配
合,为锻炼期满、考核合格的储备人才实现稳定就业探索出多种通道:特别优秀的储备人才可适当缩短储备期;没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可从本系统内调剂编制。通
辽市规定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优先从储备人才中选拔聘用。
智囊式储备就是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各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聘请专家定期工作、短期服务、异地服务,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等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急需
的人才和智力,努力打造地区人才竞争的新优势。截至2009年底,入库各类高层次人才为1653名。截至目前,自治区先后聘请了43名院士、31名首席专家,
人才储备五种机制——
选拔培养使用考核保障
第一,建立选拔机制。内蒙古各地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储备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通辽市通过岗位需求调研确定了储备专业和岗位,并严
格按照有关程序选拔储备人才,保证了储备人才选拔的针对性。
第二,建立培养机制。各地十分注重对储备人才的培养开发,加大培训力度。通辽市医院先后选派3名储备人才到北京、哈尔滨、大连等地知名医院进行了5
次短期培训。
第三,建立使用机制。各地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核心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努力使储备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支一扶”大
学生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同等管理、同等分配工作量、同等考核,同时根据其综合表现,推荐优秀大学生兼任乡镇共青团委副书记或学校、医院团支部副书记等
职务。
第四,建立考核机制。各地为储备人才建立了规范的个人档案,定期考核,及时总结。巴彦淖尔人事部门与储备人才签订《志愿实践锻炼协议书》,2006年
以来共有4人因考核不合格被解除协议。
第五,建立保障机制。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储备的各项保障制度,及时为服务人员兑现服务期间的生活待遇,从政策上、制度上保证优秀人
才的健康成长。巴彦淖尔市每年列入预算200万元,赤峰市宁城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人才储备专项资金,通辽市储备人才每月享受政府补助600元,单位补贴不
低于400元。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内蒙古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全面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不断完善人才储备制度,逐步形成“人才储备—
—稳定就业——选拔录用——发展成才”的人才就业链、培养选拔链、成长成才链。

- 储蓄人才 储蓄未来
- 重庆赴法举办青年人才海外论坛 引回
- 2010年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启
- 96名外来务工人员入围深圳公务员考录
- 深圳大学人事制度破除身份差别 岗位
- 凤冈县四抓四强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我局组织工作组深入各地协调解决人事
- 市人事局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三届四次全
- 我市将选聘86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 我市出台新规定:民营企业技术人员也
- 全市人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
- 遵义市“15851人才工程”新闻宣传工
- 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新党章
- 我市着力抓好职称评审专家评委库建设
- 红花岗区成功举办2008年人才招聘会
- 市人事局等单位组织专家为平正乡农村
- 市人事局认真传达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
- 市人事局网站点击率居市政府部门网站
- 市人事局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 市人事局编制《办事指南》方便服务对
